
識別危害是安全風險評估的重要部分。若不能完全找出安全事故危害的所在,就沒法對每個危害的風險作出評估,并對安全事故危害作出有效的控制。
風險管理:安全風險評估就是從風險管理角度,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,系統地分析網絡與信息系統所面臨的威脅及其存在的脆弱性,評估安全事件一旦發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,提出有針對性的抵御威脅的防護對策和整改措施。風險評估工作貫穿信息系統整個生命周期,包括規劃階段、設計階段、實施階段、運行階段、廢棄階段等。
評估過程:資產識別與賦值:對評估范圍內的所有資產進行識別,并調查資產破壞后可能造成的損失大小,根據危害和損的大小為資產進行相對賦值;資產包括硬件、軟件、服務、信息和人員等;威脅識別與賦值:即分析資產所面臨的每種威脅發生的頻率,威脅包括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;
脆弱性識別與賦值:從管理和技術兩個方面發現和識別脆弱性,根據被威脅利用時對資產造成的損害進行賦值;風險值計算:通過分析上述測試數據,進行風險值計算,識別和確認高風險,并針對存在的安全風險提出整改建議。被評估單位可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防范和化解信息安全風險,或者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,為大限度地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提供科學依據。
評估內容:信御安全服務綜合國內外相關標準,展現信息系統當前的安全現狀,為下一步控制和降低安全風險、改善安全現狀、實施信息系統的風險管理提供決策依據。主機安全評估:對主機的配置、服務進行安全評估系統安全評估:對各類計算機系統的配置、服務和安全防護能力進行評估;網絡安全評估: 對網絡設備、網絡服務、網絡拓撲以及Web應用等進行評估,得出評估報告;業務系統評估: 評估常見業務應用(ERP、OA、CRM等)系統。